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事又成新闻了。为什么是“又”?因为实在是记不清,这是一些App因为同一个问题第多少次占据舆论空间的一席了。
据央视新闻6月8日报道,大学生小刘升级手机系统后,通过新系统增加的记录App启动和使用过程的功能,发现很多App有频繁自启动、访问及读取用户信息的现象。
App的“旧疾”每次“复发”都在升级对人们“三观”的冲击——教学软件“优学院”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办公软件“TIM”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不停读取通讯录……
其实,很多人都是新闻中的“小刘”。记得一次,我和朋友在一家玩具店闲逛时聊起过某款积木,走出商店没多久,朋友竟发现其手机上一款购物App的搜索栏里赫然显示着那款积木玩具的名字,从品牌到型号,一字不差。
我俩面面相觑:我们关于该积木的聊天不过四五个回合,这款购物软件是怎么准确捕捉到用户兴趣点的?要说是巧合,你信吗?
很多人手机里的信息都遭遇过“洗劫”。以“App搜集信息”为关键词搜索,对相关乱象的报道和有关部门要求整改的表态一屏又一屏。今年有,去年有,前年还有。
针对APP“偷窥”“偷听”等小动作,有关部门一直在行动。比如,进行了数轮专项治理行动,相继在2017年和2019年出台《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及《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其中均有对App侵犯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进行规范的内容。去年底,相关部门还联合印发《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力图解决违规行为认定难的问题。
一边是花大力气整治,一边是“狗改不了吃屎”,两股力量像是两道平行线,都在用力,却总不相交。
此番新冠肺炎疫情前期,一些“熊孩子”不愿意在假期上网课,组团给某移动办公App打一星评价。按规则,如果一款App评分过低,将被平台下架。为此,尽管很无辜,该App及背后的整个集团不得不在社交网络上卖萌、卖惨、表真心,想尽办法求孩子们手下留情。
此事与App违规收集信息行为从正反两面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谁扼住了对方的“七寸”,谁就能“为所欲为”。
当下,许多人的衣食住行都或多或少地与某些App产生关联。面对App开发企业,用户处于弱势。也因此,商家才有底气设定“不给权限就不让用”之类的霸王规定,也难怪有网友表示“从不阅读用户协议”,因为“只要想用,不同意也得同意”。
相比App开发者的霸道,相关整治行动似乎显得有些虚弱。一些屡屡上“黑榜”的App,即便在规定期限更新了“干净”的版本,但只要监管的目光稍一挪开,它又悄悄睁开“偷窥”的眼睛——相比收集信息可以得到的好处,被点名、被罚款等代价简直九牛一毛。“听一耳朵”就能把用户想买的商品推到他眼前,哪个电商平台愿意放过这样的好事?
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将会创造和使用更多类型的互联网产品,尽量剔除发展中黏附而来的不利因素是最应该的选择。
刚刚审议通过的民法典,将个人隐私和信息的保护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律给监管撑腰,监管也要让法律真正施展“法力”。曾经隔靴搔痒式的整治和用户对被侵权越来越习惯的心态都该改改了,要是能像小学生“打一星”那样较劲,App们总会学乖。(罗筱晓)